品牌是企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,代表著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的升級方向。新時代品牌建設,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創造高品質生活的有力抓手。
5月9日下午舉行的第七屆“深圳國際品牌周”主場活動之一——2023粵港澳大灣區質量品牌高峰論壇上,每年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布全球品牌價值500強的國際著名品牌價值評估咨詢機構Brand Finance,聯合深圳工業總會獨家發布了“2023中國品牌價值500強”中英文榜單。
Brand Finance已經連續7年對全球品牌資產進行調研,每年調研超過5000個品牌,涵蓋38個國家和31個行業,每年接受調查的受訪者超過150000人,在國際上具有高度權威性。
今年,粵港澳大灣區共有126個品牌上榜“2023中國品牌價值500強”,深圳入榜的39個品牌中有21個“深圳知名品牌”和12個“國際信譽品牌”。榜單十強品牌均來自北京、廣東和貴州,其中的微信、中國平安、華為是深圳品牌。
其中,臻鼎科技集團、鵬鼎控股、欣興電子、建滔積層板、南亞電路板上榜2023中國品牌價值500強名單。
作為全球四大灣區之一,粵港澳大灣區包括了廣州、深圳在內的9個城市和中國香港、澳門兩個行政區。在“2023年中國品牌價值500強”榜單中,粵港澳大灣區所有的上榜品牌為中國500強榜單貢獻了24%的品牌價值,是上榜品牌數量最多的區域,達126個。
粵港澳大灣區實現了全面發展,很多行業都不乏表現強勁的知名品牌。深圳發達的網絡和媒體文化產業孕育了微信,騰訊等知名品牌,以華為為代表的科技行業也為大灣區貢獻了18%的價值。保險,房地產等傳統行業也不乏平安,萬科這樣的領軍品牌。
深圳今年共有39個品牌上榜,占據了廣東的近半壁江山。其中,榮獲“深圳知名品牌”和“國際信譽品牌”的品牌數量分別為21個和12個,頭部品牌表現依舊突出,微信、中國平安、華為分別位列全國500強中的第6、9、10位。
中國500強榜單中,北京和廣東兩個地區貢獻了最高的品牌價值。京津冀、大灣區、長三角、臺灣四個重點區域的貢獻突出。京津冀地區為中國品牌500強榜單貢獻了最高的44%的價值,而大灣區則在上榜品牌數上以126個品牌領跑。
在2023年中國品牌價值500強榜單中,科技是品牌價值總和第二高的行業,90個上榜的科技品牌貢獻了2126億美元的品牌價值,占榜單品牌價值總和的11%。受國際形勢及疫情等等因素影響,華為等中國大型科技品牌受到了一定沖擊,致使華為的品牌價值下降了38%,現為443億美元。然而,盡管環境充滿挑戰,華為仍以AAA-評級保持了其卓越的品牌強度。隨著華為計劃開發更多創新和彈性業務領域,相信其品牌價值很可能迅速恢復。
受益于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大力支持,中國的電動車市場營業額在2022年實現了雙倍增長。一些重點發展電動車業務的車企實現了顯著的品牌價值增長。比亞迪的品牌價值在去年實現了57%的增長。比亞迪的優異表現主要是因為2022年營收和對2023年業績的樂觀預測。汽車品牌持續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開展研發,這一投入體現在了許多品牌中較高的產品得分。同時,比亞迪多年來注重在電池儲能技術領域,安全改進和縮短生命周期成本方面的研究與開發,并且在太陽能能源領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