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菲亞品牌是如何崛起的,哪些是時代賦予的,哪些是賽道選擇所致,哪些是內部基因決定的。
1、好賽道:定制衣柜
索菲亞拍過一期視頻,視頻里有幾個2001年加盟的經銷商,講述了一下,當時為什么選擇索菲亞,最主要的原因,是大家看好定制衣柜這個行業。
回到索菲亞本身,從創始人到法國,看到定制衣柜的機會,到給國外的企業做代加工,再到創立索菲亞衣柜品牌,這條路徑,很多中國品牌走過。
回想一下,20年前的衣柜市場,是一個什么樣的市場,當時有三種產品,一種是手工打制的衣柜,一種是成品衣柜,最后才是定制衣柜。
可以想象,定制衣柜在當年,市場份額占比很低,同時期,與之類似的細分市場,還有沙發、床墊、櫥柜、門窗等行業。
一個時代,有一個時代經濟水平相適配的產品和消費觀念,而一個企業家,不僅要看當時的市場和消費結構,更要有看10年、看20年的眼光。
定制衣柜就是這樣一個,可以做10年,20年,甚至100年的賽道,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衣柜的消費也在不斷升級。
定制衣柜替代手工衣柜、成品衣柜,已然是大勢所趨,再加上定制衣柜市場容量足夠,成長性較好,這是索菲亞崛起的市場基礎。
2、好環境:黃金20年
到底是黃金的20年,還是黃金10年,都說得過去。
單純從房地產市場的發展,黃金10年更加貼切,如果考慮中國經濟的整體進程,20年也是可以的。
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,不少企業利用中國加入WTO的紅利,開始了資本和技術的原始積累,比如衛浴領域的惠達、浪鯨,床墊領域的喜臨門,家居領域的顧家家居等。
隨后,國內消費市場興起,房地產市場爆發,疊加金融危機后的4萬億計劃,一些品牌開始由外銷轉內銷,一些品牌進入建材家居市場(如:皇派門窗、夢百合等),加大國內市場的拓展,借助地產東風,快速崛起。
2008-2017年,這十年,是中國建材家居行業發展的黃金十年,不管大品牌,還是中小品牌,活得都比較滋潤。
因為這十年,大家更多的是在做增量市場,增量市場里,大家考慮的是分多少蛋糕的問題;而2018年以后,大家更多的是在思考,如何搶蛋糕和發現新蛋糕的問題,同業之間開始了擠壓式競爭。
回到索菲亞,2001-2008年,索菲亞的營收只增長了2個億,而2008-2017年,索菲亞的營收增長了將近60億,整整30倍的增長??梢钥闯觯玫耐獠看蟓h境,是索菲亞品牌崛起的助推器。
3、好內功:定制能力
賽道再好,環境再好,僅僅代表眼光和機緣,這些都是外部力量,它并不能起決定性作用,真正讓一家企業脫穎而出的是內功。
定制衣柜的賽道,不僅僅只有索菲亞一家品牌在航行,歐派、尚品宅配、博洛尼、好萊客、志邦、金牌、科凡、我樂等品牌也在競渡。
有跟索菲亞一樣的,一開始就專注定制衣柜賽道,比如好萊客;也有從其它品類進行切入的,比如歐派、金牌、我樂、顧家等。最終,誰能夠從賽道勝出,誰能夠成為品類王者,誰能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,往往取決于核心能力(內功)。
具象化到索菲亞,就是索菲亞的品牌、產品、設計、渠道、供應鏈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。
首先,索菲亞歷經多次品牌變革,索菲亞=定制衣柜、索菲亞=定制家、索菲亞=柜類定制,不管品牌定位如何變化,定制的核心沒有變化,變化的只是定制的邊界,所以,索菲亞品牌真正的核心是“定制”,它是索菲亞核心能力的集中體現。
其次,產品、設計、渠道、供應鏈、智能制造、數字化,這些都是構成索菲亞定制能力的內在基礎,產品的環保性能是品質保障,設計能力是定制的前置基礎,智能制造、供應鏈、數字化管理是定制的后臺保障。
產品好、軟件好,這些都好復制,但把產品、設計、渠道、供應鏈、管理集結起來的能力不好復制,給客戶定制家的能力不好復制,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的能力不好復制。
吸納人才、管理人才的能力不好復制,品類代表、品牌地位不好復制,這些是索菲亞品牌崛起的內在基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