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能源汽車在全球范圍內被視為汽車行業的未來,這已得到了廣泛的認可。近年來,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。2022年,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和銷量分別達到了705.8萬輛和688.7萬輛,同比增長了96.9%和93.4%,連續8年保持全球領先地位。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已經達到了1310萬輛,其中純電動車的保有量占據了主導地位,達到了1045萬輛。此外,新能源汽車在新車銷售中的占比也不斷提高,已經達到了汽車新車總銷量的25.6%。對于中國的潤滑油品牌來說,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機遇。
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,給潤滑油行業帶來了新的需求、新的挑戰、新的市場。國外品牌搶先布局,而國產品牌也不甘其后,加大投入打造“獨門絕技”,展開了激烈的市場爭奪。
新能源汽車開辟潤滑油新賽道
相比傳統汽車,新能源汽車的一體化電動機結構,使其潤滑和養護所需要的油液發生革命性改變,因此也開辟了新的賽道。
預計2023年,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940萬輛,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將從2022年的28%提高至34%。巨大的市場吸引著各大潤滑油廠商加快布局新能源市場。
新能源汽車發展以來,以美孚、殼牌、嘉實多等為代表的國外品牌積極跟進,在新能源汽車潤滑油領域搶先進行了產品技術布局,同時在市場推廣方面也格外搶眼。因此目前新能源汽車潤滑油市場大部分被國外品牌占據,總體市場占有率約達70%以上。
國產潤滑油品牌不甘落后,發力搶占市場份額。其中的龍頭品牌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2022年為新能源汽車行業配套油脂1萬余噸,同比增長71%,約占市場份額的20%。
國產龍頭品牌打造“獨門絕技”
隨著汽車的電動化,以發動機、變速箱、底盤為三大件的傳統汽車,已經逐步轉換為以“三電系統”為主。純電動車將完全不需要發動機潤滑油,而潤滑油將在提升整車效率、降低電耗、制動安全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。電驅系統集成了電機、減速器、電控等零部件,對油品的下探黏度極限、追求效率極致、要求性能均衡等方面提出了更加苛刻的技術要求。潤滑油企業必須加速技術和產品迭代,以適應全新車輛結構帶來的油液工況挑戰。
面對汽車市場的變化,國產品牌潤滑油加緊創新,打造競爭新優勢。長城潤滑油依托“國家隊”強大的研發能力,深化與汽車制造廠商的合作,研發了混動發動機油、變速箱油、制動液、潤滑脂和電池冷卻液等潤滑油產品,目前已構建全系列產品線,以專屬的產品和服務,為新能源汽車助力加油。
因為與燃油車潤滑油有很大不同,因此新能源汽車潤滑油需要一套自己的標準。但目前在全球、全行業范圍內,新能源汽車所使用的潤滑油并沒有形成統一標準。針對此種局面,國產品牌欲擔當重任,據悉長城潤滑油正在研究牽頭制定中國新能源汽車潤滑油標準,引領市場走向。
滿足多元化差異化需求
潤滑油企業既面向C端消費者,同時也與B端的整車廠商、服務廠商建立深度聯系。由于不同制造商在硬件設計、工藝制造等方面存在差異,使得新能源汽車在電驅系統、冷卻系統、動力系統、制動系統等方面存在潤滑油的差異化性能需求。
同時,新能源汽車的車主也呈現年輕化、知識水平提高、消費力增強等特點,對于潤滑油的消費需求更傾向于高品質、高性能、良好口碑、知名品牌。
作為國產品牌發力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代表,長城潤滑油初步形成了覆蓋新能源汽車不同核心部件的產品陣容,根據新能源汽車技術的迭代而陸續開發產品。發揮“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”的專業精神,以多元化滿足全車用油的各個場景及新能源車的差異化需求。憑借高品質產品和服務,初步形成了市場上的良好口碑及鮮明的品牌形象。
長城潤滑油針對動力電池的精密溫控和安全需求,推出了電動汽車恒溫液和新能源車輛專用制動液等產品,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自主、安全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。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,國產潤滑油品牌正與新興汽車企業一同全力以赴地奔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