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照明行業中,歷來不乏杰出的專業人才和激烈的競爭。近年來,智能無主燈市場的繁榮表現尤為引人注目,成為眾多商家宣傳和銷售的焦點,同時也吸引了一批業內高手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市場競爭。各種無主燈品牌在市場上展開了角逐。
尤其在剛落幕不久的光亞展上,各家各派紛紛亮出獨門技術、扎實產品、戰略秘籍,圍繞無主燈、情景光、燈光設計等能為全屋智能豐富空間場景體驗的產品、方案下功夫,各家的功夫本領層出不窮,更將智能這一至高法則運用得淋漓盡致。
區區智能無主燈,為何引來各界巨頭涌入?智能無主燈是真火還是虛火?又傳遞出怎樣的市場信號?本期與大家一起觀察這一新賽道的火熱現狀,廓清無主燈發展的方位和坐標。
01從消費者層面解讀
無主燈是新消費路徑的體現
無主燈始興,受益于泛流量時代的到來,傳統社交與內容傳播的邊界在模糊,短視頻迅速成為年輕人的生活方式,這也為無主燈設計的興起提供了發展的沃土。
以前是“物以類聚”的時代,經營“產品”是向所有人提供同一款商品。如今是“人以群分”的時代,新一代消費群體的環境、行為習慣都在發生變化,移動交互時代下的圈層分化愈發顯著。
當同一圈層人群有購房或改善住房需求,并開始在線上關注極簡風、奶油風等家裝設計風格時,家裝用戶則會在小紅書、抖音等新媒介渠道上持續被種草,為這一圈層人群提供他們所需的產品與服務。通過數以百計的推文、短視頻的“圍攻”,一部分用戶會直接成為無主燈的精準客流,還有一部分用戶則在不同圈層中發起無主燈的討論。
在“泛流量”潤雨的滋養下,無主燈加速萌芽,實則是從另一層面呈現出新消費的升級方向和路徑。
其一,追求新個性。當代年輕人最核心的消費觀念是表達個性和打造“人設”,無主燈設計可為不同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定制方案;
其二,探尋新體驗。他們對于購物和消費已不再滿足于基本的功能需求的滿足,能夠帶來“不同空間場景體驗”“情感體驗”、符合他們“人設”的消費品,更能吸引他們下單;
其三,趨于新理性。如今,消費者的專業度不斷提高,除了受到品牌、價格、產品外型影響外,產品功能成為了他們關注的重點,我們可以發現無主燈設計的出現,也讓用戶將燈的關注點從裝飾性回歸到對光的理解上;
其四,關注新品質。如今健康已然成為品質升級風向。雖然目前無主燈仍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,但在《建筑照明設計標準》中有明確要求照度標準值,其次要解決空間照度及均勻度,實現按需用光,為用戶提供健康的光環境。
其五,衍生新場景。起初,無主燈源于大場景、需求多樣化的商業空間光環境設計;如今,無主燈進入家裝空間,需圍繞客廳、飯廳、閱讀室、兒童房等新場景打造滿足不同人不同需求的光環境體驗。
02從廠商層面解讀
無主燈,行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
德魯克說過,企業的目的,就是創新,創新是企業精神的獨特標志。任何行業的品牌都面臨新的增長需求和消費者需求變化的雙重挑戰,在照明行業也同樣如此。無主燈的一夜爆紅,也將其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。姑且不談那些圍繞無主燈爭論不休的解讀、定義,不可否認的是無主燈的出現加速了整個行業對于全屋光環境、光健康的重視。
尤其是今年光亞展上,各大照明廠家不約而同瞄準了智能無主燈、燈光設計、情景照明這條路徑,刮起“智能、健康、節能”旋風,隨處可見的燈光體驗區成為展會現場的一個個打卡地,實則這是市場需求引領廠商升級變革的最直觀表現。
澳克士照明智能商照事業部總監敖云山指出,疫情三年,也影響了國際照明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,恰是為國內品牌大展拳腳提供了機會。
無主燈,正是可遇不可求的風口。當前,傳統照明頭部企業、專業燈光設計企業、面板開關電工企業、現代燈企業、全屋智能企業及智能電源企業等各領域玩家相繼入局無主燈,亦進一步提高了無主燈市場的關注度,擴大了市場份額。
這一賽道的火爆程度,一度引來民用電工龍頭公牛集團的布局,并基于無主燈業務,推出了新品牌“沐光”,將其作為公司一級戰略業務。
當問及公牛集團董事長阮立平為什么看好無主燈業務時,他表示,傳統照明主要以家裝照明為主,品牌發展更趨于離散化,個性化需求多,產品難以標準化生產;但現在非常好的一個趨勢是,家庭裝修的極簡化,帶來照明系統極簡化,而無主燈是極簡化非常好的體現,符合當代家裝的審美趨勢。
而鴻雁、歐瑞博、Aqara綠米、UIOT超級智慧家、Lifesmart云起、控客、云圖、Ayla艾拉等智能家居品牌則紛紛推出AI無主燈產品,蹭上了物聯網+AI的大勢,但是否能通過機器學習這一底層技術,真正實現AI,還有待查證。
與此同時,今年無論是光亞展、古鎮燈博會,亦或是廣交會、設計周等展會上,全國各地觀展商都出奇一致地將無主燈、燈光設計、智能照明作為此行的關注重點。
從線上到線下,從廠家到經銷商,從概念到產品,我們欣喜的看見,自上而下的產業升級大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。
03從行業層面解讀
回歸到光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性
當下,工業4.0正在解構傳統產業,各行各業都在奔向產業互聯網時代轉型升級,照明行業也不例外。如今,市場上成功出圈的中國品牌無不是精準洞察新生代消費者需求,通過產品創新創造新價值、創造新消費場景的結果。
新消費主義時代下,任何行業與品牌都值得重做一遍。無主燈的火爆,正是因為其符合差異點、利益點、記憶點、傳播點這四大打造爆款的基本邏輯,區別于以往千篇一律的基礎照明,無主燈更具個性化、時尚感的照明設計、具有可溢價空間,無論是設計師、經銷商還是廠家都能從中收益。
在此過程中,無主燈就像是大家游戲關卡中的一個章節,但并不是終點。背后的本質是整個行業要根據消費市場變化,從以產品為中心轉變為以客戶需求為中心,把對客戶需求的分析研究放在中心位置,以滿足客戶多樣性需求為導向開展產品研發、營銷工作、售后體驗,使擁有不同需求的用戶群體都能有健康、舒適的光環境體驗,這就出現了市場需求在倒逼廠商要從賣產品轉變為賣解決方案,以需求為中心為用戶提供私人定制方案。
拋開無主燈,照明行業的轉型升級仍在路上,且迫在眉睫。當下,行業的轉型升級,不僅本質不同,立場、手段以及目標也有所不同,“以產品為中心”是為了實現短期銷售收入的最大化。在此過程中,照明企業更加重視的是如何獲得更多新用戶并從他們身上獲得收入,而不太重視與用戶建立長期穩固的價值關系。
“以客戶為中心”則是通過研究和滿足不同用戶的多樣化需求,與用戶建立長期穩固的價值關系,進而提高用戶的忠誠度和復購率,以實現客戶價值收入的長期最大化,更是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大命題。
在古鎮燈飾傳媒董事長曹利暉看來,無主燈本質是以產品為中心,轉移為客戶為中心,即轉型;以賣產品到賣解決方案,即升級。行業轉型升級的方向,絕不僅有“無主燈”。
在我看來,照明廠商應該理性看待智能無主燈市場,既不能盲目投入,也不能忽視其背后的本質。未來照明的方向最終會回歸到光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