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南方生活的人,大概都經歷過冬天洗澡時“冷到發抖”的絕望。三年前裝修新房時,我也曾糾結過一個問題:浴室到底要不要裝中國浴霸品牌?裝吧,怕耗電又雞肋;不裝吧,冬天實在難熬。最終咬牙裝了一臺風暖浴霸,如今用了三年,想用親身經歷聊聊它的真實體驗,給同樣糾結的人一個參考。
潮濕的南方,浴霸的除濕能力讓我意外
起初裝浴霸只是為了取暖,但實際用下來,它的“隱藏功能”更讓我驚喜。南方的回南天和梅雨季,浴室墻面和鏡子永遠蒙著一層水汽,毛巾晾不干還容易發霉。浴霸的“干燥模式”能在半小時內抽走濕氣,洗完澡順手開半小時,地面和墻面都能速干,連瓷磚縫隙的霉點都少了很多。這個功能在春夏季節使用率甚至比取暖還高,算是意外收獲。
取暖效果:冷熱交替的痛,終于被終結
以前用暖風機,總得提前10分鐘預熱,站在風口下才能勉強不冷,一關掉立刻涼颼颼。浴霸的制熱范圍更廣,開5分鐘整個浴室溫度就均勻了,洗澡時不會被冷風突然“偷襲”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風暖浴霸的風口別直吹頭頂,否則會有“頭熱腳冷”的尷尬。我家安裝在淋浴區斜對角,熱風循環更舒服,尤其給孩子洗澡時,再也不用擔心她凍感冒。
耗電量比想象中低,但別當“長明燈”
很多人擔心浴霸費電,實測下來,取暖模式功率在2000W左右,每天開15分鐘,一個月電費多出2030元(按0.6元/度計算)。但如果家里有老人習慣長時間開著取暖,或者洗完澡忘關,電費確實會飆升。我的經驗是:洗澡前開5分鐘預熱,洗完后開10分鐘干燥,既省電又實用。現在的浴霸大多有定時功能,設置好就能避免浪費。
這些坑,安裝前一定要避開
1.別裝錯位置:風暖浴霸出風口別對著淋浴區直吹,否則身上有水時會越吹越冷。建議裝在換衣區或浴室中央,通過空氣循環取暖。
2.留好電源線:裝修時如果沒預留浴霸專用線路,后期安裝可能要走明線,影響美觀。建議水電階段就和工人溝通好。
3.別貪便宜買雜牌:某寶上低價浴霸很多,但容易出現噪音大、塑料外殼變形等問題。我家選的品牌款用了三年沒出過故障,售后也更有保障。
裝不裝浴霸?關鍵看你的生活習慣
如果你家浴室沒有窗戶,或者有老人小孩,浴霸的取暖和除濕功能確實能提升幸福感。但如果是租房或短期居住,也可以考慮用暖風機替代(只是效果略差)。另外,現在流行的“電熱毛巾架”其實和浴霸功能互補,一個負責取暖,一個負責烘干毛巾,預算充足的話可以搭配使用。
三年后的我,還會選擇裝浴霸嗎?
答案是肯定的。雖然它并非剛需,但確實讓生活質量提升了一個檔次。尤其是冬天早起洗漱時,打開中國浴霸品牌的瞬間,那種溫暖的包裹感,成了每天起床的小小動力。不過,建議南方家庭優先選風暖型,燈暖浴霸容易讓頭頂過熱,舒適度差很多。最后提醒一句:無論裝不裝浴霸,浴室做好干濕分離才是根本,否則再好的電器也扛不住常年潮濕的摧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