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來看看中國家具變化的幾種形式,分別是蘇式家具,廣式家具和京式家具,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變化。
蘇式家具的發展可以說是前后幾百余年,從形成、發展到逐步衰退,不同的歷史階段,表示出了不同的風格特征。
無論是京式家具還是廣式家具,并沒有因為風靡一時而替代蘇式家具,更沒有使蘇式家具改道換轍,也成了所謂的清式家具。
依照目前學術界的一些說法,蘇式家具由明入清至清代前期,明式風格;清初以后是清式風格,并把交替時間確定在18世紀之初。
而筆者不認同這種區別,理由是蘇式家具與京式家具、廣式家具不同,自明以來作為明式家具的代表,臨時的發展過程中,承襲宋元家具優秀保守的基礎上,已形成一個獨立體系。雍正、乾隆時期,由于異族統治者的提倡和西方文化的侵入,國南方與南方分別發生了京式家具和廣式家具,與蘇式家具在新的歷史時代的發展有許多差別,不能完全相提并論。
包括大量普及全國的各種漆飾家具、精工細作的宮廷家具等等,雖然與蘇式家具的發生和形成同處一個歷史時代,但由于“明式”風格意義不具備,缺少鮮明的明式家具特有的文化特征,只能是另一風格范疇的典型。
相反,蘇式家具在自己深厚的激進基礎上,一方面仍生產著定數量的堅持“明式”保守的家具,另一方面,只是受到廣式和京式的影響,造型式樣、裝飾形式上出現了種種變體,表示出許多新的時代特征。
但蘇式家具,并不像有人認為的已完全成了清式”與廣式家具、京式家具完全一樣,已代表新的時代精神。清代的蘇式家具不等同清式家具。
正如明代以蘇州為中心的江南地區之外,全國都有家具生產,不能認為生產的全部是明式家具;只有蘇州地區以優質硬木為主要材料的細木家具,才被世人稱之為“明式”至于其他區域生產的家具,有的風格不鮮明,缺乏特定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特征,有的尚處在開始形成階段,未成規模。
當然,也有些家具生產發達的地區,明代蘇式家具的影響下,生產了一定相似的明式家具類型,倒可以說是某些地區仿制蘇式家具或明式家具。只是明末清初后,蘇式家具逐漸廣泛流行,各地相繼也有明式家具生產,中國家具進入了歷史上的黃金時期。